向“海”图强 “通”向未来——共话南通的“绩优股”底蕴与“潜力股”动能
南通港
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现场。 许泽宇 摄
百年前,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张謇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将南通打造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今天,秉承张謇先生的精神,创新浪潮在江海大地持续涌动。
从“近代第一城”迈向“现代工业名城”,南通正在不断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赓续创新基因。
4月26日,南通举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来自全国多地的50余家上市公司、优强企业、投资机构的负责人齐聚张謇企业家学院,共话创新趋势,共商合作机遇,共绘发展蓝图。本次活动由南通市政府与上海证券报社共同举办,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主持座谈会,南通市副市长凌屹参加并推介南通。
◎记者 黄淑慧
向“海”而行 探索增量空间
南通2020年迈入万亿城市行列,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在27个万亿城市中总量居第23位、增速第2位。今年一季度,南通主要指标继续稳居江苏省第一方阵。
“下一个万亿”的增量空间在哪里?南通的解题方案是向“海”图强,做好“深耕沿海,策应上海,开拓蓝海”三篇文章:深耕沿海,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策应上海,打造长三角北翼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开拓蓝海,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
座谈会上,南通未来如何探索“蓝海”领域和进阶路径,成为热议话题。
从产业发展角度,中国干细胞集团董事长章毅表示,南通作为“长寿之乡”,拥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独特优势。目前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这为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给出的关键词是“城市品质”。他表示,张謇先生与南通“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张謇先生对企业家精神的身体力行,赋予了南通深厚积淀和独特气质,是宝贵的城市文化遗产,也为南通打造品质驱动的未来城市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条件,是沪苏通三个城市联动发展中的共同财富。未来,品质驱动的南通发展是生产与生活并重的发展模式,对人才与产业的吸引力会前所未有。
未来已来 创新动能澎湃
在新的发展阶段,南通聚力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升能级,这些都离不开创新引领。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南通在创新发展上的持续发力: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96%,较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近年来,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出台,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例如,2024年,南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布局未来空天、未来海洋、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通信、未来健康六大未来产业方向,优先发展低空经济、深远海装备、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若干科创细分赛道。
“南通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既是一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更是一座未来之城。”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表示,从投资角度来理解,南通既是绩优股,更是潜力股。
除了船舶海工、电子信息、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原有优势产业,更多的创新产业集群正在南通形成。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这是南通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南通引进了默克、拜耳等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培育了百奥赛图、精华制药等一批本土领军企业。
这片拥有巨大潜力和魅力的投资热土,不仅吸引了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关注,也汇聚了诸多投资机构的目光。
“我们已经在投资,已经在路上。”国泰基金董事长周向勇表示,随着公司管理规模的扩张,投资范围反而更要聚焦于快速发展、后劲十足的高品质区域。近年来,无论是权益还是固定收益资产,公司投向长三角区域的比例都较高,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投资需要有前瞻性眼光,要投那些成长最快的地区和企业。目前南通经济增速稳居江苏第一梯队,这样的区域正是投资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特别是其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建生态 凝聚发展合力
通向未来的道路上,需要携手同行的伙伴,亦需要持续赋能的生态。南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一体推进科创项目、人才、平台招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创新合作共赢生态。
“在南通,大家可以感受到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科创深度融合的澎湃动能,人才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创业生态,热带雨林式的创投资本矩阵。”座谈会上,南通市副市长凌屹诚邀上市公司、优强企业、投资机构更多关注南通、投资南通,成为南通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合伙人”。
“万事好通”也成为此次座谈交流的热词之一。作为南通的营商环境品牌,这四个字已经成为诸多企业家和投资机构人士提及南通时的重要记忆点。与会代表也分别从区域协同、科创融合、人才交流等角度,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意愿。
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证券董事长顾伟表示,长江北翼的南通与太湖之滨的无锡,自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兴建保兴面粉厂起,便以实业为纽带缔结了跨江联动的基因密码。在当代城市文化的建构中,“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记忆与“民族工商业摇篮”的无锡故事,恰似双峰并峙的历史坐标。国联集团作为无锡市属国企,有责任和义务为两地发展与合作共赢作出进一步贡献。
美迪西副总裁高璐曾在美国求学、工作多年。她说,南通这座城市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也需要国际化人才的加入,她会把这次南通调研行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校友们,邀请更多的国际高端人才到南通来考察,为南通的人才招引尽一份力。
全球科技创新大会执行主席刘晶在会上提出三点合作设想:一是共建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对接平台,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同枢纽,推动南通主导产业与海内外科研成果对接合作;二是联合发布创新指数,提升南通科创的国际话语权,通过开发南通全球创新竞争力指数等方式提升南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是联合策划彰显爱国企业家的国际科创论坛,借助大会平台传播南通的科创精神,吸引更多全球爱国企业家和科创工作者关注南通。
当天,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崇川文旅等分别与5家国内优强企业进行意向签约;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证券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被聘任为南通崇川区产业发展顾问。